当期目录

  • 全选
    |
    基础及应用研究
  • 基础及应用研究
    罗凯, 李凡, 任乾, 项毅, 孙丽琴, 张浩, 王芳, 唐翔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跳伞人员脊柱、四肢、关节训练伤构成分布和统计分类结果,区分基础训练和跳伞训练对训练伤发生的不同影响。方法: 回顾2022~2024年跳伞人员脊柱、四肢、关节训练伤登记资料,分析伤病谱构成分布,探讨年龄、身份、工龄、基础训练或伞训等因素对不同训练伤构成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322例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伤病谱构成前3位为大腿及小腿损伤117例(36.34%)、脊柱损伤71例(22.05%)、膝关节损伤62例(19.25%),脊柱损伤中胸腰椎骨折49例(15.22%)、腰椎间盘突出22例(6.83%);低年龄、低工龄发病率高;跳伞训练伤前3位为大腿及小腿损伤56例(47.86%)、脊柱损伤40例(34.18%)、上肢损伤10例(8.55%),脊柱损伤中胸腰椎骨折37例(31.63%)多于腰椎间盘突出3例(2.56%);跳伞训练外的基础训练导致训练伤前3位的分别是:大腿及小腿损伤61例(29.76%)、膝关节损伤57例(27.8%)、上肢损伤39例(19.03%),脊柱损伤比例略低,其中胸腰椎骨折12例(5.85%)少于腰椎间盘突出19例(9.27%)。结论: 跳伞人员骨科类训练伤偏多。跳伞训练增加了脊柱损伤的发生率,尤其是胸腰段骨折;而脊柱损伤中腰椎间盘突出在基础训练中多于跳伞训练。跳伞训练中,需根据伤病种类发生率的特点,针对性实施预防措施,从而降低训练伤的发生。
  • 临床及训练实践
  • 临床及训练实践
    赵俊超, 丹娟, 贾鋆, 刘沛, 曹晏熙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儿阶段,但我国3~6岁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运动干预尚处于积极探索阶段。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类型的运动干预对3~6岁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影响。通过检索2004~2024年的中文和外文数据库,筛选出22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干预可显著提升幼儿基本运动技能。功能类、游戏类、节奏或韵律类及综合类运动均有积极作用。其中,功能类运动在提升移动技能方面效应量最大,游戏类和功能类运动对操作技能影响较大。亚组分析表明,进行3次/w、每次30min以上、持续5~12w效果更佳。研究局限于RCT研究的结局指标有限,未考量性别和文化差异等。总之,游戏类和功能类运动干预结合科学频率、时间和周期,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发展效果显著。
  • 临床及训练实践
    付文涛, 张兴强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针灸结合推拿按摩法治疗非骨折性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康复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0月在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校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非骨折性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中医联合组和常规康复组,常规康复组接受标准康复训练,中医联合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针灸与推拿按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踝关节功能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中医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OFAS和FAAM评分均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联合组AOFAS和FAAM评分均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联合组患者的SF-36评分显著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针灸结合推拿按摩在治疗非骨折性踝关节运动损伤方面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改善踝关节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临床及训练实践
    胡凡, 李鹏鹤, 王嵘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水中运动疗法作为单一治疗方式或辅助治疗方式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运动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4年3月5日的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中水中运动疗法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运动功能治疗效果的文献,采用Scoping综述方法提取文献内容。结果: 共检索到135篇相关文献,最终纳入2004~2024年来自7个国家的8篇文献。孤独症谱系障碍疾病的身体结构和功能障碍主要涉及粗大运动障碍、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平衡能力。评价工具包括粗大运动能力指标如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粗大运动发育测试(TGMD-2),力量测试工具如立定跳远、手持式握力计,肌肉耐力评估工具如肺活量测量仪、改良的仰卧起坐和等长俯卧撑试验。水中运动疗法的形式有Halliwick方法、游泳技能训练、冲浪训练和水上游戏训练。结论: 水中运动疗法训练干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的粗大运动、肌肉力量、耐力、平衡等问题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水中运动疗法训练介入的时机、持续时间等问题,为基于循证医学推广水中运动疗法训练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
  • 临床及训练实践
    李艳琪, 宋艳萍, 姚娜, 蒋阳, 彭皓, 宋粤渝, 尹兴晓, 陈奇刚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文献的可视化分析,揭示骨量肌量减少性肥胖(OSO)相关研究热点与趋势。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OSO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2000年1月~2024年10月。运用CiteSpace 6.1.R6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检索纳入972篇文献(中文379篇,外文593篇)。可视化结果显示,OSO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发文量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增长趋势。国家中心性最高的国家为英国与美国;国内研究者以医疗机构内部合作为主,而国外则普遍开展跨机构合作。国内外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为肌少症、骨密度、身体成分及危险因素等,研究热点集中在风险预测与管理策略,研究趋势趋于明确各风险因素及规范具体管理策略。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生活习惯以及慢性疾病;管理策略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运动干预。结论: OSO领域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但仍处于初步阶段。研究进展受多种因素限制,未来亟须开展更多可行性调查和研究,进一步规范上述干预,并探讨高蛋白、高钙饮食的剂量标准,以及有氧与阻力训练的处方制订,以更好地关注高风险人群,推动早期筛查和相关管理策略的有效推广。
  • 临床及训练实践
    冯子龙, 全浙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国内外八段锦的研究现状、关键点和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用CiteSpace软件对2014~2024年八段锦相关文献的年发文数、作者、机构、关键词、集群图谱、时间框架视图、发展趋势与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纳入中文文献1106篇,英文文献224篇,年发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作者与机构合作方面,国外略好于国内。健康促进、生活质量、健康、老年人、抑郁、焦虑是国内外该领域较多的研究主题。结论: 国内外研究主题逐渐从八段锦的健康促进转向疾病干预的临床疗效研究。八段锦的应用从强身健体逐渐发展到疾病康复治疗。八段锦促进健康生活、干预疾病康复以及联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等成为发展趋势。
  • 临床及训练实践
    张蓉, 黄梅, 胡彦秋, 赵晓晶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精准护理对军事训练所致掌骨骨折患者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因军事训练造成掌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骨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较强的精准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及干预后舒适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舒适症状量表评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 精准护理可显著减轻掌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升患者早期康复锻炼的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日。
  • 案例报告
  • 案例报告
    徐帅, 邓永盛, 赵艳彬, 孙士轩, 杜晓飞, 江慧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增生性肌炎是一种罕见的增生性疾病,因其生长速度较快,部分患者常需进行广泛的手术切除治疗。这不仅可能引发患者不必要的功能丧失和身体痛苦,还可能对其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本文报道了1例股二头肌增生性肌炎的病例,通过肌骨超声进行详细诊断和动态评估,采用物理保守治疗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凸显了肌骨超声在诊治此病中的独特优势。
  • 综述
  • 综述
    袁小维, 韩雪, 周卓颖, 郭磊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是现代康复医学的关键手段,能给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提供高效、精准、个性化的解决办法,有助于提升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当前国内有关智能下肢康复机器人技术研究进展的文献比较少,本文对智能下肢康复机器人技术进行系统性地介绍,概述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类型,汇总深度学习技术在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中的应用,包含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和强化学习等。针对该领域面临的关键问题,如数据获取与标注存在险阻、模型泛化能力有限以及实时性要求高、控制任务有挑战等,本文探讨多模态数据融合、小样本学习以及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等未来发展趋势,希望推动下肢康复机器人技术发展。
  • 综述
    李静, 王丽媛, 马欣, 刘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体感觉损伤是术后影响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关键之一,本体感觉训练作为一种康复训练方式在膝关节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正在逐渐增加。通过阐述本体感觉训练在膝关节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现状及安全性,旨在为安全有效地应用该技术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在Pub Med、中国知网(CNKI)等文献数据库中,搜索本体感觉训练应用于膝关节术后康复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发现本体感觉训练可减轻大部分患者的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但目前的研究缺乏对不同人群进行本体感觉训练的方案,且不恰当的使用还可能会造成安全性问题。
  • 综述
    韩征强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围绕生理学和生物力学作用机制,以膝关节功能障碍评定为基础,综合分析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对前交叉韧带损伤康复与预防的效果。研究发现,刺激肌肉和神经的再生与修复、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重建本体感觉、改善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分布、优化关节运动轨迹是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预防下肢损伤的主要作用机制。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可使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症状得到有效康复,提高患处姿势控制和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强化本体感觉,增强膝关节动态稳定性,降低前交叉韧带损伤发生率,减少二次损伤的发生,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重返运动。
  • 综述
    李飞翔, 杨洪敏, 李娅丽, 杨正超, 张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膝骨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慢性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传统康复常受限于医疗资源分布与患者行动能力,远程康复作为“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创新模式,通过视频会议、电话指导、短信平台、微信及传感器等技术,可为膝骨关节炎患者提供居家康复支持。本文系统梳理远程康复在膝骨关节炎的应用(如视频、电话、短信、微信、传感器)、评价指标(疼痛、功能、生活质量、依从性)等研究进展。远程康复在减轻疼痛、提高依从性方面效果显著,但国内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长期疗效需大样本验证。未来需结合国情开发个性化远程康复方案,推动技术与临床深度融合。
  • 综述
    刘江华, 包忠蕾, 郑文鑫, 王铁燕, 宋来军, 史庆艳, 孙鑫瑶, 裴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帕金森病(PD)作为神经系统第二大退行性疾病,全球患病人数众多且呈增长趋势,晚期患者面临严重并发症。人工智能技术已在PD的辅助诊疗和全程管理方面展现出了应用潜力。可穿戴设备、室内运动监测系统及临床视频监测收集运动康复大数据,经过特定算法和大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制订个性化帕金森病运动康复方案,如精准评估与定制、实时监测与反馈、疾病预测与疗效观察等。然而,大数据模型辅助帕金森病运动康复也面临数据准确性等挑战,尽管如此,脑机接口技术、远程医疗服务拓展及辅助治疗设备等仍为未来发展带来了机遇,有望全方位提升PD患者的照护质量。